有一個外國名人說過這樣一句話,大意是: 促成一個人成功的因素

,專業知識只佔15%,另外85%是來自於
他的修養、人際關係、處世能力、應變能力等等。 


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:一個畢業班的班主任帶著他的五十幾個學生到一個大集團公司參觀

由於該集團的老總是班主任的同學,因此
老總親自接待,秘書和工作人員也非常客氣

秘書將同學們安排在一個有空調的大會議室坐定,工作人員給每個學
生倒了一杯水

學生們坐在那裡非常坦然,沒有客氣,其中還有一個
女同學問工作人員有沒有紅茶


理由是她平時只喝紅茶。 

只有一個同學起身雙手接過工作人員遞過來的茶並客氣地說了聲:謝謝,您辛苦了!

老總辦完事情急急忙忙趕過來連聲道歉:對不起,對不起,讓你們久等了。
⋯⋯
竟然沒有人應聲,還是老師和前面所說的那位同學帶頭鼓起了掌,但掌聲稀稀落落。

老總開始講話,發現同學們端坐著,沒有人做記錄,於是轉過身對秘書說去領一些公司的筆記本和筆來,然後老總面帶笑容地雙手遞給每一個學生,遞著遞著老總的笑容沒有了

,因為學生們都是伸長著一隻
手臂去接,有的學生根本就不起身,更沒有人說聲:謝謝!

 只有剛才那個同學畢恭畢敬地站起來雙手接過紙和筆,並連說兩聲:
謝謝!謝謝!

畢業分配的時候,該同學接到了那個大公司的錄用通知書。其他同學非常不服氣

他的成績並沒有我好,憑什麼讓他去而不讓我去。 

老師一邊嘆氣一邊說:我帶你們去參觀的真正目的是想給你們創造機會,可是你們都失去了

該公司點名要這位同學,必有公司的考量。
正是所謂**你所給予的......都會回到你自己身上** 

不論你傷害誰,就長遠來看,你都是傷害到你自己,或許你現在並沒有覺知,但它一定會繞回來。
凡你對別人所做的,就是對自己做,這是歷來最偉大的教誨。 

不管你對別人做了什麼,那個真正接收的人,並不是別人,而是你自己;同理,當你給予他人

,當你為別人付出,那個真正獲利的也不是
別人,而是你自己。 

如果你對人冷淡,別人也會回以冷漠;如果你經常批評別人,你也會接收到許多的批評

如果你總是擺一張臭臉,沒錯,別人也不會給你
好臉色。所有你所給予的,都會回到你自己身上。 

如果你陷害別人,哪天你也會遭人陷害。同樣的道理,當你帶給別人歡樂,你就會得到歡樂

帶給別人祝福,你就會得到別人的祝福;如
果你經常讚美別人,不久你也會聽到有人在讚美你

你給別人的,其
實是給自己的,你讓他人經歷什麼,有一天你也將自己經歷;

 你怎麼對待你的父母,將來你的孩子也會怎麼對待你。 

你若想被愛,就要先去愛人;你期望被人關心,就要先去關心別人;

你要想別人對你好就要先對別人好。

這是一個保證有效的秘方,可以適用在任何情況。

如果你希望交到真心的朋友,你就必須先對朋友真心,然後你會發現朋友也開始對你真心

;如果你希望快樂,那就去帶給別人快樂,不久
你就會發現自己愈來愈快樂。

我們所能為自己做的最好的事情,就是去為他人多做點好事。己所欲,施於人

凡你想給予自己的經驗,就給予別人;想別人怎麼對你,
就怎麼對待別人。

資料來自 網路 如有侵權請告知以便刪除 謝謝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丸娜逍遙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